(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如约而至。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
3月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今年两会带来了两份海外投资资产安全相关的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强我国投资的海外投资资产安全与提升管理机制的建议》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关于提升我国外派人员职业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
据了解,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4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于全球的188个国家及地区。我国每年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也已达一千三百亿美元左右,位列世界第二。
俄乌冲突影响海外投资安全
近日,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关注。“俄乌冲突肯定会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对外投资业务开展、资产价值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张永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张水波分析指出,首先,俄罗斯是中欧班列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乌克兰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中欧班列的过境国之一。其次,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有很多大项目的业务合作,特别是能源方面。
据悉,中欧班列于2011年正式开行,共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如今已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为11.6万亿元,创8年来新高,同比增长23.6%,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9.7%。
针对如何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张水波认为,首先要尽量保护好在外中国人的安全,结合当地法律协调好员工保护工作,不能在履约过程中因为自身的行为过失导致资产受损。第二,在撤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项目参与各方的沟通,包括业主、分包商、供货商等,取得他们的理解,同时与大使馆、中资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协调,按照法律和合同约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保证海外投资资产的安全和减少因混乱撤退带来的损失。
建议摸清海外资产家底
张水波指出:“我国走出去,特别‘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我国对外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很快。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仅仅从2012年到2021的十年,我国对外投资累计一万两千多亿美元,这些投资对我国以及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力地支持我国的‘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但另一方面,由于海外资产,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海外资产安全管理应成为一个核心关注问题。”
据了解,我国央企以及地方国企是对外投资的主要投资主体,国资委一直对国企海外投资管理十分重视,比如2017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央企对外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方法。其中规定了中央企业应建立投资决策前风险评估制度,委托独立第三方有资质咨询机构对投资所在国(地区)风险做全面评估,并要求中央企业应当对境外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常态化审计,这些无疑对我国境外投资资产的健康运营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张水波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海外投资重大项目往往牵涉的机构众多,资产结构复杂,投资额度大,现有我国投资海外资产的存量的实际资产价值,仍没有一定具体统计数字,加上投资主体等“本位”问题,在各投资主体的报告中,也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合规经营风险也时有发生。
中国经营网:http://www.cb.com.cn/index/show/jr2/cv/cv12520654244
(编辑 刘延俊 吴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