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日报:小材料托稳大产业

2024-07-26

《天津日报》 2024年7月25日 06版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合金粉末的性能。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作为制造业“底盘技术”之一,小到数码产品,大到航空航天,新材料无处不在。

可以“打印”到塑料基材上的新材料能让电视卷起来随身携带;直径仅为头发丝四分之一的“小球”粉末涂到玻璃模具上,能使其在1800摄氏度的高温下保持正常工作;直径2米多、蚊香模样的“钢筋盘子”能让机场大厅看不到支撑的柱子;不起眼的粉末添加在汽车、飞机的外层涂料中,能保证在高温暴晒下外表如初……这些小小的新材料正在制造业中大放异彩。

近年来,天津在新材料领域不断创新,拥有8家国家及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以先进基础材料为支撑、关键战略材料为先导、前沿新材料为引领的特色产业体系。去年,我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超3000亿元,位居十大产业第二位。

产品技术“硬核” 企业订单排满

最近,由天津大学理学院胡文平教授牵头的“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中的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材料有什么来头?

胡文平拿着一张长方形塑料薄膜说:“它是一种具有电荷载流特性的有机材料,溶于溶剂后可‘打印’到我手上这张薄膜基材上,形成柔性、可穿戴的新型电路。”他说,可以理解为,以前打印机喷出的是墨水,现在喷出的是溶于溶剂后的新型有机材料。

用这款新材料做成的柔性电路有什么应用价值?

“能使电视像画卷一样卷起来;可以让检测仪器像创可贴一样贴在身上检测心脏、血压等指标;能做成成本只有几分钱的货品识别码,结账时,一车商品不必扫码就能算出总价。”说起应用场景,他打开了话匣子。

这个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新材料中的有机分子实现快速导电。为此,胡文平及他的团队查阅了数千篇国内外文献。他告诉记者,这是一款从0到1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正在努力实现产业化落地。

眼下,天津新材料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型铝合金及钨钼、钽铌材料领域形成较强优势;石油套管、无缝钢管、特种焊材等高端产品性能显著提高;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材料发展齐头并进;区熔硅单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越来越多的“硬核”产品在津落地开花。

在天津,不少新材料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走向高质量发展新路。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金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你来看看,这些小球均不均匀?”说话的是铸金科技董事长钱铸,他把眼前的显微镜推到记者跟前。

在显微镜呈现的镜像里,一个个规则、不粘连的“小球”晶莹剔透、闪着银光。据介绍,这是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最小规格的颗粒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四分之一,把它涂在玻璃模具上,能起到抗高温氧化和耐磨耐腐蚀的作用,使模具在18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可以保持正常工作,使用寿命也能提高近20倍。“在国内,我们是生产这种材料的头部企业,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此外,我们的激光熔覆粉体材料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钱铸说。

钱铸带记者来到生产车间,21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新的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公司现有7个系列300多种产品,年产能近2万吨,新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将提升到4.5万吨。”他说,最近几年,市场订单越来越多,今年订单都排满了,去年公司产值达4.2亿元,比2022年增长一倍。

不只是铸金科技,诸多企业领跑行业前沿,彰显着天津新材料产业链高端化的发展势头。

巴莫科技的氧化钴锂单一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中兴盛达的核电钢绞线占有率保持全国首位;三环乐喜的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在全球新能源车用磁体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市高端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3条新材料子链的在链规上工业企业达619家,去年工业产值超1700亿元。

园区“链”上发力 项目提速快跑

最近,天津经开区的新材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68亿元的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金隅节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新型醇胺及绿色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获批落户南港工业区;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BCE催化剂(聚乙烯催化剂)装置生产出第一釜催化剂……

维斯塔斯、卡博特、立中合金、金桥焊材、膜天膜等一大批企业在天津经开区安营扎寨,夯实新材料产业“家底”,其中,不少企业凭借过硬产品融入全球产业链。

走进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安隆)位于天津经开区现代产业区的实验大楼,公司技术与研发总监范小鹏正在实验室里将一个个测试片放进氙灯老化箱进行抗老化测试。该公司主要生产抗氧剂和光稳定剂,产品有百余个品种,应用场景小到防晒衣,大到飞机涂层,年产能达10万多吨,去年产值40多亿元。

“我们的产品出口占了一多半,国外客户有数百家,全球化工50强中的36家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范小鹏说,进入全球著名企业的供应链并不容易,拿紫外线吸收剂来说,为测试产品性能,样品要在户外环境暴晒两年,有的产品甚至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国外知名厂商的产品供应商名录。

天津经开区现代产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围绕新材料产业链发力,打通产业发展“任督二脉”。“为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我们正在帮利安隆对接上游原材料企业,开拓核酸单体、合成生物学技术等生命科学产业新方向。”他说。

眼下,天津经开区还在积极推进金桥高端焊材智能制造工厂一期、卡博特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新宙邦、东纶科技水刺无纺布等项目建设进度。“新宙邦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9万吨半导体化学品,主要为京津冀半导体产业配套;金桥高端焊材智能制造工厂9月将实现投产,全部达产后,高端焊材年产能达40万吨。”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四大化工新材料领域,汇聚了32家链上企业,今年上半年,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55.8亿元,同比增长2.3%,正逐渐形成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和化工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

各区发挥优势

吸引企业落地

得益于新材料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持续发力,眼下,天津新材料产业链愈加完善,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聚集。

北京宝维森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天津,公司总经理李梦彦看中天津新材料产业链条的完备,以及邻近港口的交通便利优势,去年年底把原本在安徽的生产基地搬到了天津。今年5月,该公司位于静海区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开始生产超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机场大厅、高铁站房、体育馆,为什么大厅没有那么多柱子也能撑住?都是因为它。”李梦彦拖过来一盘直径2米多、蚊香模样的“钢筋盘子”告诉记者,同样的项目,普通钢绞线可能需要100根,而该公司2230高强预应力钢绞线用80根就够了,钢材强度提高了20%,能节省20%的建筑材料和工程量。这款2230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年产能为2万吨,现在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全国近百个项目都用到了这款产品。

李梦彦说,生产基地搬来天津后,仅发货运费一年就能省500万元,“以前从天津往安徽发原材料,每吨运费230多元,从安徽往广州发成品每吨运费约380元,加起来一吨的运费要600多元。现在,省去了先前原材料的运费,成品从天津直接运往广州,陆运每吨450元左右,水运更便宜,每吨才250元,每次发货几十吨,物流成本大大减少。”

眼下,静海区正在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各区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

武清区的高端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新材料领域逐渐形成产业聚集优势,一些企业在重点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目前,全区新材料产业共有企业232家,今年一季度,新材料产业链产值75.01亿元,同比增长5.4%。宁河区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9家,去年实现产值473.9亿元。宝坻区以国安盟固利、贝特瑞纳米等重点企业为基础,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材料,同时引入配套企业,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生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搭建公共协同平台,厚植产业生态圈,加大在链企业之间的有效关联。与此同时,进一步充实链上重点项目清单,用好招商图谱,协同相关区在盯紧目标企业的基础上,瞄准京津冀,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来津发展。”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25/content_143088_1085365.htm

(编辑 刘延俊 潘艳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