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红玉)为更好推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扎实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月29日,天津大学召开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新宾出席会议并提工作要求。数学学院党委书记魏建宏、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涛,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相关负责人、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何芳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介绍天津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整体培养情况。她结合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精神,阐述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相关专业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厘清具体举措与实施路径。各基地应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以教育领域专项投资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419”行动方案实施,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以切实提升基地建设质量与学生获得感。
各基地负责人围绕2023年建设成效与亮点工作、2024年工作计划与暑期学校安排等工作进行专题汇报,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何芳强调,通过本次专题研讨,各基地应进一步明确思路、凝聚共识,持续深化基础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将持续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瞄准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资源,因材施教,强化学科交叉,完善评价机制,深入做好本研贯通工作,整体上提升我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自主培养质量。
马新宾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立足新时代,明确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目标。要服务国家急需,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立德树人,抓住“强基计划”、拔尖计划2.0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探索形成天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以教育专项投资为抓手形成“一盘棋”格局,打破学科藩篱和专业壁垒,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为每位学生科学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科学前沿。三是完善体制机制,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要勇于突破常规,创新选才机制、个性化育人机制和精细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政策支撑,着力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尤其要在师资配备、参与新利18网址登录 、国际交流、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生态和强力保障。

(编辑 张华 来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