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师友导师:记我校师友导师姜秀莲、高岳涵、李建柱、张加万、高志明

2024-04-02

记我校师友导师姜秀莲、高岳涵、高志明、李建柱、张加万


编者按:2023年12月27日,我校召开了2023年“师友导师”工作推进会,表彰了一批优秀“师友导师”。天大自2022年9月开始实施“师友计划”,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选聘师德师风高尚、业务水平过硬、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强的专业教师,担任2022级和2023级本科生师友导师,实现了本科新生“一对一”导师制全覆盖。“师友计划”实施以来,我校涌现了一大批师德师风高尚、认真履职尽责、育人成效显著的优秀“师友导师”,他们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本报特开设“师友导师”专栏,听听学生眼中的“师友导师”们那些暖心的故事,也了解一下“师友导师”们所思所想所感所获,交流研讨各学院(部)落实“师友计划”的工作经验做法,让“师友计划”真正落地生效,推动“师友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形成育人合力,成为让学生想得起、信得过、找得到、靠得住的良师益友。

姜子胸中有至乐 姜花枨实献芳辛

——记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姜秀莲

余瑞超,自动化学院2022级电信专业:

还记得初来天大、初离家乡之时,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思乡的情绪也紧紧地将我包裹,第一次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直面相对。我仿佛是海上的船,失去了航标。但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我的师友导师——姜秀莲老师。

姜老师和我们寝室同学聚餐,温和地同我们聊天,告诉我们要吃早饭、注重身体,也会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指导。在姜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再迷茫。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难题,姜老师总是会耐心地为我们解答。我在天大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是姜老师亲自为我挑选的,这让远离家乡的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姜老师赠予我的藏头诗也让我惊叹、兴奋了很久。我逐渐不再总是想家,也渐渐地适应了大学生活。而这些都离不开姜老师的陪伴。

5AF66

姜秀莲老师(前排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林鑫,自动化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

大一进校,得知我们宿舍拥有一位师友导师,我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

我发现姜老师非常温柔亲切,她明媚的笑容与关心的话语让我敞开心扉。作为大一新生,我们面临着分流的选择难题,对于学院情况和专业特点都不甚了解。姜老师理解我们,解答了我们对于专业的各种疑问,帮助我们初步确认分流方向与前进目标。她还带我们到学院的教学楼内参观,让我对于学院有了更深的归属感,也对即将深入学习的专业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张倩,自动化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

如果说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姜老师亲手制作的烤虾的那抹绯红;如果说关爱有形状,那一定是姜老师亲笔写下的那一首首藏头诗;如果说引导有方向,那一定是姜老师对我们在思想上的谆谆教诲,一次次的共同学习与指导,姜老师的思想引导似灯塔,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陈嘉晔,自动化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

非常感谢姜秀莲老师的付出与陪伴,给我们这些来自天涯海角的新生们以无比的温暖。

温暖是聚餐时姜老师对我们的照顾,是姜老师精心挑选的美味蛋糕,是姜老师烹饪的美味佳肴,是姜老师分享的大学生活和趣事。每一次聚餐都在无形中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姜老师的亲切、热情与体贴总能让我们感到放松。

亦师,在每一次的鼓励和经验之谈;亦友,在每一次无厘头的话题和玩笑。有姜老师陪伴的这一年,我会安放于记忆中好好珍藏!

邹星辰,自动化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

寒假里我远在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分散而不可捉摸,但当我询问姜老师能否担任我们队伍的指导老师时,她几乎是秒回,这或许就是“靠谱”的感觉。姜老师的可爱在于她认真兑现承诺,在于把细节做到完美。而有幸能结识这样一位可爱而踏实的老师,属实为我们的荣幸。

施子昀,自动化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

上大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只身远离家乡数千公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曾经不止一次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感到害怕与担忧。幸运的是,在大一这个迷茫的时期,我遇见了很好的舍友们,也遇见了和蔼可亲的师友导师姜老师。

半年里,我们和姜老师像是朋友一样多次聚餐并促膝长谈,我们谈学习、工作、专业想法和个人生活。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各种困惑。尤其是专业分流前,姜老师还特地与我们聚会,回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最大程度明晰未来的方向。

感谢姜老师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带来的温情与美好,谢谢您对我们的一切关心和照料。

师爱满天 育人无声

—— 记建工学院教授李建柱

建工学院2022级智能制造大类 智造25班付驿桥 唐毅 李沐霖 颜子奇:

在我们宿舍的几位同学看来,李建柱老师不仅是一位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水平一流的老师,更是一位平易近人的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聊天、开玩笑,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

他是我们烦恼的倾听者。每当我们有什么烦恼或者困惑时,李老师总是能够耐心地倾听我们的抱怨和疑虑,并给予非常贴心的建议。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时,便去找李老师咨询,他不仅给我们很好的建议,还帮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们成功地解决了难题。李老师还经常请来了学长们为我们传授学习经验方法,缓解我们考试的心理压力。

4DD2D

李建柱老师(中)和学生在一起

他是我们迷茫时的指引者。在和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对我们的真诚关心和无私奉献。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还时常关注我们的生活状况,为我们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怀,他的付出让我们深受感动。

他是我们困惑时的引路者。李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坚强、独立、有责任心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和克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还教导我们如何与人为善、待人诚恳,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心的好公民。

亦师亦友,山高水长。李老师带给我们的无数友情和陪伴,指引我们度过了大学中最迷茫的阶段。他让我们感到了温暖和安心,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和李老师相处的这段时间,是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难忘和宝贵的一段经历。我们深深感激他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会将他所传授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哲学铭记在心,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

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

——记智算学部教授张加万

康宇臻,智算学部2022级大类1班:

张加万老师作为2022级智算大类一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我们宿舍的“师友导师”。他在学习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学生心目中,可爱、可亲、可敬,是学生们眼中的良师益友。

张老师认为:“师者,首重师德。‘德’之一字,在我看来就是一份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重与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职责就是立足自己的教育者岗位,认真对待每位学者,不负学生渴盼的眼神,不负家长殷切的嘱托,不负学校深切的期望。”张老师不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交流,解答同学们关于职业规划和学业成绩方面的疑惑,同时还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给出学习建议,并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真正做到了为每一位学生负责。

47FC9

张加万老师(左2)和学生在一起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他把学生们的信任当作荣耀,把培育学生的事业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以爱心和恒心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雏鹰。在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上,他敬业、奉献、无私、勤恳,真正做到了百世之师,是门墙桃李的师表典范。

除教授学生们学业与知识,他还在生活上和社会实践上真正践行着一位师长的为师之美德。张老师十分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科目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成绩的方法。他深入宿舍关切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还特意为大家的生涯规划作出生动细致的指导和讲解。

“金科玉律真师范,化雨春风入我庐;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在我与张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所需要的品质和精神。我相信,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百年树人杏雨落 岁栽沐恩念吾师

—— 记教育学院副教授高岳涵

阿依尼尕尔·阿不力克木,教育学院2022级教育学专业:

2022年8月,成功从一个高中生晋升为大学生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梦想的向往,来到了天津大学。面对新的生活,我产生了很多不安和焦虑。他的出现,像是我慌乱日子中的定海神针,安定了我的心,给我指引了方向。他就是我们的“师友导师”——高岳涵老师。他是我校少数民族育人工作室辅导员、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青椒会理事。

记得第一次我们和他的交流,他就向我们介绍了教育学是什么样的专业,大学的学习应如何度过,甚至教我们如何使用“知网”查找资料。他告诉我们:“不管有什么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跟我讲,我会尽我全力帮助你们解决。”那次简单的交流让我慌乱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平日里,高老师会时常联系我们,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8740D

高岳涵老师(中)和同学们在一起

跟着大类学习的那段时间,作为教育学定向专业生的我,对这个专业还是处于非常迷茫的状态,来自互联网、身边同学的各种繁杂的信息让我更加迷茫。我开始怀疑教育学到底适不适合我继续学习,我的未来该如何规划。

“法学,我会适合学法吗?”转专业的想法在我脑中出现,在中途可以补选课程的时候,我选修了民法课。但很快,我发现我有点晚了,从老师那里得知我这种情况没有办法参加期末考试,会直接记挂科。而转专业的要求就是不能有挂科记录。这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转专业这个“小萌芽”瞬间枯萎。这时,我想起高老师那一句“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的话,我鼓起了勇气联系了高老师。

“不要着急,我帮你想办法。”这句话,对当时极度无助的我来说就是最有效的镇定剂。高老师急忙联系了相关的老师,帮我问清楚相关的情况。原来是我理解错误了,我这个情况作出相关说明是不会有挂科风险的。高老师如朋友般用温暖的语言安慰了我的情绪,他告诉我,遇事一定要稳住心态,一切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有想法就去做,努力去争取,要拼搏到没有遗憾。在高老师的帮助和安慰下,我重拾信心,静下心来一步步规划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之后,我顺利修完了民法课,同时也在学习教育学的课程。来到教育学院后,我慢慢了解了教育,爱上了教育,心中也有了坚定选择教育的想法。对于教育学学什么、怎么学,未来的发展也渐渐清晰起来,不再迷茫。无论最后去到哪里,一定会有适合我的那条路。就像高老师说的,“要拼搏到没有遗憾”。在高老师的教导下,我找到了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方法,也没有了焦虑和迷茫。感谢高老师的指导,让我能走出迷茫的沼泽,拥抱生活,拥抱大学!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 记材料学院教授高志明

汤其锦,材料学院2022级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类4班:

说起我们的“师友导师”——材料学院教授高志明,他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是他让我继续留在材料的“天坑”里,也是他让我坚定了信心,在“天坑”里奋然前行!

身边一直存在着“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的说法。受此影响,我一开始并没有看好材料专业。所以当进入天大学习这一专业时,我内心十分失落,不愿多花精力学习专业知识,甚至一度有了转专业的念头。就在我身陷迷惘失望时,高志明老师出现了。

记得那是第一次高数月考后不久,成绩也已经公布,我们在宿舍楼下见到了高老师。一见面,高老师便关切地询问我们目前的学习和心理状态,担心我们因为不适应或是不够自律导致成绩下滑继而影响心态,殷切的话语带给我们莫大的安慰。此外,高老师关于材料专业的一些见解,打消了我一开始的疑虑。他认为,材料专业没前途、社会不需要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相反,它恰恰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一些关键领域的材料研究和制造仍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短板,“卡脖子”问题依旧不少。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担起时代的重任,敢于挑战这些短板......他那慈祥的面孔,有力的话语使我感到格外温暖,充满殷切希望的眼睛如一缕阳光直穿进我的心灵。从那时起,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34F1E

高志明老师(左2)和学生们在一起

我再一次走进高老师的办公室已是大一快结束的时候了。即将面临学院内部专业分流,我一直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犹豫不决,身边的很多同学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得知了我们的困惑迷茫,高老师邀请我们到他的办公室,亲自为我们答疑解惑。作为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的老师,他向我们介绍了金属所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新利18网址登录 项目等,让我们对材料专业的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高老师还十分注重我们个人的未来发展。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自己想学习什么不仅要着眼于现实,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着眼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着眼于使命与担当。一个人的目标可以很大,但必须从点滴小目标做起,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说到这里,或许是老师有感而发,他补充道:“有些金属材料研究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正在从事的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研究与实际金属服役联系紧密,我希望自己能尽量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也算是为社会作点贡献吧。”我抬起头,这才发现高老师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更写满了给予我们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寄托!他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了我,铿锵有力的一字一句仍然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重复,他对于所学专业、所从事工作的认真与负责使我感动也令我钦佩。最终,在高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宿舍3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属专业。

(学生编辑 刘艺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