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带来深刻社会变革,法学教育如何回应?国际形势呼唤中国增强话语权,法学教育如何跟进?日前,首届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宣布成立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首个高校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来自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法学会、天津市政府、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法学会和全国50多所法学院校的领导专家济济一堂。在“新文科”视域下,专家们围绕“高校法学教育的创新”进行主题研讨,凝聚力量共识,谋划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新文科”吹响法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冲锋号”
研讨会上,“新文科”成为这次专家学者们频繁提到的关键词。究竟什么是“新文科”,新文科又“新”在哪里?
2019年4月底,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明确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必须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一时之间“四新”成为高等教育届的热门词汇。
“这个‘新’字不是新旧的‘新’,而应该是‘创新’的‘新’。”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开宗明义。
谈及新文科的内涵,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表示,“新文科要逐步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新文科一定是文理融合的学科”、“新文科要凸显新价值,研究新问题。”要将过去以西方话语体系为基础的学科范式转化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要促进人文与社会科学、理工学科的相互融合,要积极回应社会的新问题,形成国家软实力。
“‘新文科’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说,“‘新文科’已经成为高校法学教育的新起点。”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从125年前,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开创中国法学教育的先河,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从恢复走向繁荣,众多法学院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法治人才”,培养了大批法治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法学教育一直在为时代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应社会迫切的法治需求,直面时代带来的重大挑战。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支,法学在新时代有着亟需回应的历史关切和人民期待。“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区块链、大数据……一大批新的社会问题、新的技术变革产生的新问题亟需创新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法学教育面临新时代赋予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中国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新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正义、安全、环境、法治、公平等方面对法治有了更高水平的期待和要求。“这些都是新法学要回应的问题。”徐显明在会上表示。
“法学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树立新理念,开始新方法,探索新模式。为法学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和新内涵。”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在座谈会上表示。
当前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为人类社会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国际战略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徐青森表示。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日趋紧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涉外法律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加凸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想要聘一个法律顾问甚至是顾问团来应对所有国家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一国一策,然而我们的法学教育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制度研究得很少,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一带一路’要求的少之又少。”徐显明说。
“加快推进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中国法学教育的短板,我们要补短板、强弱项,就是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说。
反观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铁器的发明到蒸汽机,到第三次信息时代的科技革命,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科技演变的历史。”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社会伦理和司法领域的新挑战。”
“法学需要从观念重构、结构改造、方法改革、平台重塑等方面来实现法学科学的改革,以法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好地实现法律规则体系的再造和实施,更好地促进人类与社会、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科技之间的和谐共处。”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在座谈会上说道。
守正创新 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
——坚持德法兼修,以德为先
“法治人才培养是全面依法治国重要的一环。”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法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德法兼修,以德为先。” 徐青森谈到推进法学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创新,首要的是“德”。他谈到,要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深入研究挖掘法学专业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实现法学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0年5月28日,共和国法治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更是法学教育领域的一件盛事。”孙佑海说。
“如何在实践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特别是根本制度的自信,是法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说,要特别关注党治国理政的急需的制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必备的制度,而民法典就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必备的制度生动体现。要在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同时,关注急需制度、必备制度,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打破学科藩篱,促进文理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社会问题不会自动成为单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所以法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重要,要打破高校和社会的体制壁垒,把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实践带到课堂,让法学学生培养更有针对性。”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法学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宽广的学科知识、开阔的历史以及深厚的学科积累,为学生提供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知识,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来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说。
为应对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对未来法学教育的新需要,国内众多高校都在“新文科”的指引下,开展法学教育改革的新探索。天津大学法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新文科建设天大新法科方案》,发挥“法工结合”的特色优势,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内容、新实践,促进法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建筑等多学科的协同,建立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在环境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安全等领域发展迅速。去年10月,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等6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计算法学发展联盟。
“法学研究要从以传统学科为主导,向以社会问题为主导转变,从规范法学到实证法学转变,增强社会调查、大数据分析等实证的研究方法。”申卫星说。
“高校是法政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抓住‘新文科’发展契机,全力推进法学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法工结合’‘法理结合’,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科技与法律的互动,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法治保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文/赵习钧 图/唐蒙)